【臺中初習人智醫學雜記】
一。這是我第一趟去臺中。臺北是我熟悉的地方,十多年前,曾經一年去幾次講貝曲花藥課程,也在那裡出版了兩部書 (皆已絕版多時),聽說,那本花藥書仍為現今學習花藥者所喜愛,但實在抱歉仍未能撥出時間去重新整理再發行,近年的興趣都已轉向順勢醫學。
二。順勢醫學的本質,是治病,不是養生。黃帝內經說「上醫治未病,中醫治欲病,下醫治已病」。順勢醫學確是「下醫」,本質上只治已病,以及少許的治欲病;未病,原則上是無得醫。治未病,東方傳統的,要轉向道家及古中醫的智慧。西方傳統的,我一直在尋找著,現今以營養補充劑為主的維他命工業,當然不是答案。
三。近月來,常有客人來查詢人智醫學療劑,我沒有也不認識。我只大概知道,人智醫學源始創自Rudolf Steiner,傳承自有歌德的哲學,並揉合神智學和現代科學,並發展出實際應用的生物互動(biodynamic agriculture)、華德福教育 (Waldorf education)、藝術、建築學等。人智醫學在歐洲,執業者皆為已有西醫資歷者,有唯物觀的基礎,然後加上史泰拿的宇宙觀和思維,去做診斷、製藥、治療,有專業療劑 (藥物),也有簡單的家居照護的治療。 臺灣在這方面的發展,是亞洲區的先鋒,有華德福學校二十年多,人智醫學方面有多位資深中西醫師在臨床實踐,有本土研研發的藥物。這次,偶然經朋友介紹,終於在跨年時飛了去臺中,跟歐洲來的老師學習。
四。 臺中有些舊朋友住在那裡,但今次就專注學習,沒特別去打擾他們。我日間密集上課,夜間也只逛逛書店、夜市,或吃個路邊夜市小吃,都只是一百幾十塊臺幣,相對於香港確是很廉宜。晚上,就回到房間去溫習。臺中的印像,有很純樸早上墟市,賣著本地及臺灣各省的農產,到中午後就消散,仿如我兒時的秀茂坪、官塘的街市;有很熱鬧、很旺角一樣的逢甲夜市;還有很Bobo風的美術館、歌劇院、悟草道、誠品和來自日本號稱最美書店的蔦屋,那裡的東西,不會比臺北、香港的廉宜,有不少本地及外國的精緻小品牌,看來都不是一般本地人所能消費的。
五。臺中、宜蘭、臺北,似乎是臺灣人智醫學的幾大中心,這次課程的老師 Dr Daphne von Boch 近幾年來已多次到訪臺灣、中國等地講學,對象以醫生、護士、藥劑師、中醫師為主,今是我是少數新來者,可能也是唯一專攻順勢醫學背景的。據說,過往課程中有深入講人智學的營養學、心、肺i、肝、腎等專題,今次是超濃縮的講幾十種人智醫學主要藥物、幾十種常見疾病、治療方法、對應藥物。
六。西醫的主流醫學,是以蓋倫Galen 的「相反原則」(Contraria),以對抗/相反症狀的藥物或治療為主要治療手段,故會有止痛藥、止嘔、止瀉、止咳、退燒、抗生素、抗病毒等。西方另一大傳統,是「順勢醫學」的順著整體疾病症狀的方向去治療,「相似原則」 (Similia),例如以極微劑量的咖啡治失眠、砒礵治食物中毒、天仙子治躁狂、顛茄治高燒譫語腦膜炎等。人智醫學講的,是第三條路,以大自然的植物、礦物、動物器官的特質,去指引疾病器官、系統,去回復正常運作 (show the body by example),例如在歐洲傳統文化中,每種金屬對應著主要器官,黃金呼應心臟的力量;又如天仙子的生長形態極有節奏,可呼應脈膊;而合起來,經特別製煉後可處理某些心臟機能不足、心律不齊。這裡頭牽涉很多藥物煉製、藥物處方、藥物劑能(potency),其思路都有別於/未必有現代生化學分析,也沒有順勢療法的provings,有些藥物名字、來源,跟順勢療劑是一樣的,但其臨床處方的邏輯都不同,但有趣是某些方面又是巧妙地契合。
七。人智醫學針對不同的疾病,按其病理,會有不同的飲食餐單,沒有一概標準,甚麼「低鹽低糖低油」通用於整個社會的怪論。通用的,就是戒砂糖、戒酒精、戒人工添加劑,盡量吃天然、有生命力的食物。有些病要會戒鹽 (例如是支氣管炎、哮喘),有些會加鹽 (低血壓、腎上腺功能不足、戒類固醇上癮者),有些會有戒任何蛋白質。我特別感到有興趣的,是食生餐單。
八。其食生餐單 (raw diet),有別於一般只以蔬菜水果果仁為主的無五穀無乳蛋素食,而是會有催芽穀物(sprouted grains)、新鮮釀製酸乳酪(live yogurt),特別適用於多類嚴重疾病,包括癌症、自抗免系統疾病、肝病、腸胃病、濕疹、不育、退化性疾病等。催芽穀物,有兩種做法,一是磨粉後用過濾水蓋過浸一晚;二是直接浸泡穀物,每日沖洗一至兩次,l連續四日後食用;不論一或二,都是不經爐火加熱,可加鮮乳酪、香蕉,打成「生米粥」(raw porridge)。 穀物可選糙米、小米(millet)、德國黑麥(rye)等,首選為生物互動農耕法,如沒法找到時,仍必需是可發芽(sproutable),有生命力的,不可以用經輻射消毒的已死的。 鮮乳酪方面,當然也要取生物動力農耕法、草飼、無化學藥物、善待牛隻的牛奶,並自行發酵,不加糖或蜂蜜。(生物互動農耕法的概念中,動物是一個可持續、自給自足的農場社區生態所必需的。)
九。此食生法,理論上聽來很不錯,解決一般只吃菜、果、種籽果仁 的食生法的「不飽肚」印像,或者是吃大量甜水果又不吃五穀者的「過甜」或「不飽肚」的憂慮。我估計,這樣的「療癒反應」(healing crisis) 或一般「寒涼」的問題也會較少。只是,香港的本土農業有待復興,如何找靚五穀、靚牛奶,是有實際困難。
十。人智醫學處理發燒、傷風、流感,視之為免疫系統的鍛煉,決不用退燒藥,發病之初,用熱水浴,穿襪子,上床休息休息再休息,暫停工作返學,暫停電視電腦手機。如有咳嗽、氣管炎,可用洋蔥水化痰,以及芥茉籽加暖包用於胸肺區(需限時的,免灼傷) ,吃得簡單減輕腸胃負擔,或加温和的通便療劑。絕對不得用退燒燒藥,嚴重時加適當草藥、礦物的療劑。長者發燒三日或以上,考慮強壯心臟的藥物,也不得使用退燒藥,因為退燒藥損害五臟六腑,傷害較抗生素更大。
十一。兒童發燒是成長、獨立的過程 (individuation)。兒童的肉體,承襲母體的蛋白質,健康的、不健康的,而每次發燒都是成長的螁變,代謝掉舊的,新建自己的身體和人格。而七十歲以上的長者,也會藉由發燒、流感,甚至肺炎,去燃燒出新生命,如鳳凰浴火而重生,只要此過程中不抗拒、不抑遏,往往可以也發展出更精煉的人生睿智。這個看法,聽來確是很合理又精闢。
十二。人智醫學的藥物,有強烈的順勢療劑的影子,如其選擇入藥的取材、其研磨稀釋振盪方法,但也有更深的歐洲煉金術的傳統,例如是將銀粉灑在泥中,經過一種叫「落地生根」的植物從泥土中去吸取,並讓此植物經過三代繁衍,再製煉成藥。此「金屬的植物化」技術,確是非常有趣。
十三。人智醫學的宇宙觀、生命觀,才是人智醫學的精粹和基石,但我這個插班生,今次未有機會深入研習,甚是可惜。
此隨筆文章,並不是任何診斷或治療建議,請勿自行亂用,後果自負。各方前輩,以上文字,如有錯漏,祈請不吝指正。
文章 : 黃偉德
日期 : 2019年1月2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