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兒童之望聞問切 Understanding the Child

由於兒童未必能以語言清晰完全表達,客觀症狀顯得尤其重要。以下為主要的觀察項目,
特別是生病後之轉變。變化因素通常是最重要選藥根據。


整體性的症狀(generals)

  • 病者畏冷(chilly)、畏熱(hot)?

  • 口渴(thirsty)/不渴 (thirstless or thirst absent)?

  • 較常活躍、疲累?

  • 位置(locations)

  • 疾病不適的準確位置 (器官、組織)?

  • 左、右? 如兩三個不適症狀均只於身體一側,可視為重要特質

感覺、現象(sensations / phenomena)

  • 分泌物的形態:清稀 (clear, watery)、濃稠 (thick)、蛋白 (egg-white like)、顏色、灼

  • 澀(acrid)、無味、味臭?

  • 痛感:針刺(stitching)、灼熱(burning)、痠痛(soreness)、潰瘍痛 (excoriating, raw, ulcerative)?

  • 痕癢:灼熱(burning)、針刺(stitching)、似蟻咬(crawling.)、快感(voluptuous)等。

 

變化因素(modalities)

  • 室內外 (indoor / open air)

  • 涼風/冷氣 / 暖爐 / 熱風?

  • 沐浴? 出汗?

  • 靜止 /活動 (rest/ movement)

  • 輕觸(touch)/按壓pressure) / 按摩 (rubbing)

  • 平躺 /側躺 /躺於痛側 (lying on the back / side / painful or affected side)

  • 進食前、後(before / after eating)

  • 光線 / 幽暗 (light / darkness)

  • 吞嚥 (口水、液體、固體)

  • 睡醒時的情緒

 

病因 (causation)

  • 孩子自己情緒,發生甚麼刺激?

  • 父母、家庭環境?

  • 父母吵架,父母出埠、家人離逝?

  • 受責備、受驚嚇、興奮,憂傷、憤怒、委屈、憂愁?

  • 睡眠規律轉變 (夜睡)?

 

初生嬰兒的觀察:

  • 嬰兒在母親懷抱中的表現?

  • 小孩子是怎樣哭的? 身體痛楚的哭 → 大叫、有眼淚;肚餓的哭 → 啜泣;要求注意

  • 關懷 → 哭訴、牢騷、抱怨聲

  • 餵哺時,喜歡左乳房、右乳房?吸吮緩慢 / 吸吮迅速、強烈、頻密?

  • 每位小孩子的進食喜好不一樣,進食 後的身體、情緒反應?

  • 孩子排便的習慣怎樣?

  • 糞便的軟硬、顏色、氣味?

  • 排便前、後有甚麼不舒服、神情?

  • 孩子沐浴時情況,喜歡、不喜歡?

  • 孩子由誰人照顧? 為甚麼?

 

父母:

  • 父母之性格及養育態度

  • 懷孕的意願 (有計劃 、意外、不願意),有否墮胎之意圖、行動

  • 懷孕過程 (父母關係、社會事件、家人朋友的疾病、意外、死亡等等)

  • 懷孕、分娩、產後的情緒

  • 分娩之過程 (自然、麻醉、催產、吸盤、產鉗、維他命K、疫苗針 )

  • 產後看見孩子時的即時反應

  • 哺乳之情況?沒有母乳餵哺之原因?

基本信念
每位母親都有能力照顧孩子的需要。
每位孩子的身心,都是由父母而來,孩子的情況,就是100%的反映父母。

​​疾病治療

bottom of page